燕子飞入,一院江山永乐平:靖难之役与永乐盛世的预言

臣观都城虽巩固,防守严密,似觉无虞,除非燕子飞入京。此城御驾尽亲征,一院江山永乐平。

毕生着力于保护子孙的朱元璋,也曾想到过分封诸王可能引发的问题,因而特地编写了一部《永鉴录》,教育诸王为朱氏国家计,安分守己;还颁布了《皇明祖训》,明确规定皇帝与藩王的权力,甚至提到如果有皇亲谋逆,则格杀勿论。然而,正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所言:“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,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。”由于朝中的武将已经被朱元璋屠杀殆尽,他所定下的那些规矩没有“剑”的保护自然也就失去了所有的约束力。

一切就像孔圣人所说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宗室由此成为了建文帝最大的威胁。面对不断壮大的诸王势力,朱允炆最终接受了齐泰、黄子澄等谋士的建议,颁布了削夺诸藩的诏令。

一直愤愤不平的朱棣,终于逮到了机会。建文元年(公元1399年),燕王朱棣起兵,先据北平,然后以尊祖训、诛“奸臣”齐泰、黄子澄,为国“靖难”为名,誓师出征,世称“靖难之役”。尽管打着“清君侧”的旗号,但这个预言中“草头火脚”的燕王的目标已经是昭然若揭了,那就是自己侄子的皇位,显然,他就是“除非燕子飞入京”中所指的那只“燕子”。

经过三年的征战,“此城御驾尽亲征”的朱棣率领着他的军队,以摧枯拉朽之势吞噬着建文帝的江山。建文四年(公元1402年)六月初三,燕军攻占镇江,朱棣率军直奔京城金陵(今南京)。十三日,燕军抵达金陵金川门,守将李景隆和谷王开门投降……

朱棣作为一代雄主,不仅有争夺皇位的能力,还有治理国家的雄心。虽然他也承袭了父亲返老还童阴狠的一面,但其一生的功绩仍是毋庸置疑的:永乐元年(公元1402年),朱棣雄心勃勃地召集三千文士修大典,意在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,成一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开天辟地之大部头,历经五年时间,这部卷帙浩繁、规模巨大、傲视古今的《永乐大典》终告完成;永乐三年(公元1405年)六月十五日,奉朱棣之命,郑和率领着舰队开始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,至宣德八年(公元1433年),郑和七下西洋,成就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迹;永乐十九年(公元1421年),朱棣将都城由六朝金粉之地南京迁到了北京,他的这一“移南偏北阙”之举一方面远离自己杀戮过多的江南之地,另一方面也可就近制御北方边患……

除此之外,朱棣的政绩仍有许多,清朝重臣张廷玉在《明史》中就曾对这位明成就大加赞扬:“文皇少长习兵,据幽燕形胜之地,乘建文孱弱,长驱内向,奄有四海。即位以后,躬行节俭,水旱朝告夕振,无有壅蔽。知人善任,表里洞达,雄武之略,同符高祖。六师屡出,漠北尘清。至其季年,威德遐被,四方宾服,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。幅员之广,远迈汉、唐。成功骏烈,卓乎盛矣!”这一段话将朱棣的文治武功描写得详之又详,可谓淋漓尽致。

事实也确是如此,明朝在朱棣的手中实现了刘伯温预言的“一院江山永乐平”,也呈现出了开国以来的大气派,虽然未及汉唐那般张扬,其“远迈汉唐”的气象也往往令后世之人追忆不已。

常识纪:

《永乐大典》

《永乐大典》初名《文献大成》,是明永乐元年(公元1403年)七月至永乐二年十一月,明成祖朱棣命解缙、姚广孝、王景、邹辑等人纂修的大型类书,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。全书目录60卷,正文22877卷,装成11095册,约3.7亿字,共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。朱棣曾经打算将《永乐大典》付印,由于条件有限,不得已放弃了。之后的几百年间,它历经磨难,终究自身命运难保,正本在明末兵火中毁了大半,嘉靖朝手抄副本传到清朝只剩9000余册,少了近3000册,后被儒臣所盗,又遭遇清末外国人的抢掠,结果估计最后存世的大概只有800余册,只是原来的3%左右。据统计,现在嘉靖副本《永乐大典》在全球范围尚存400余册,其中223册存藏国内,国家图书馆馆藏221册。

(部分節選)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